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生活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2021-04-06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禹州名人录

吴道子 (680~759)

吴道子(约公元680年~公元759年),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被后世尊称为“百代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人物绘画“冠绝于世”。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构成线条……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郭嘉 (170~207)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慧眼识主郭嘉……

马文升 (1426~1510)

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明代重臣、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初任兵部尚书,后任吏部……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明代重臣、诗人。

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初任兵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

正德元年(1506年),因屡遭弹劾,遂上疏乞去。正德四年(1509年),被权宦刘瑾削秩除名。

正德五年(1510年),马文升去世,年八十五。数月后,刘瑾被诛,马文升得复官,获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号“端肃”。嘉靖(1522年-1567年)初年,加赠左柱国、太师。

马文升一生功勋显著,先后辅助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历仕五十六年,后人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又与王恕、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

人物生平

发奸擿伏

马文升生于河南钧州(今河南禹州市),后落籍虞城。祖上均未入仕,但马文升幼时就显示出对兵事的兴趣。“尝与群儿戏,十数为群,角之靡不仆”。

景泰二年(1451年),马文升考中进士,授御史。先后巡按山西、湖广,“发奸擿伏,有神君之称”。服毕母亲的丧事之后,擢迁福建按察使。福建任上,严惩当地贪暴狂徒冯某。离开福建时,闽人传唱“马使留来天有眼,冯公布去地无皮”以表示对他的称颂。

军旅生涯

成化元年(1465年),升南京大理寺卿。次年以父丧归。

成化四年(1468年),西北土达满四在距平凉千里的石城起兵反明,响应者甚众,远近震动。他们大败官兵,明廷不得不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调陕西三边兵五万人及京营兵进剿,以署都察院事的副都御史项忠总督军务,起用马文升,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协助项忠。马文升看到满四军有一个弱点:城中无水,粮储渐乏,“若绝其刍汲,则釜鱼当自毙矣。”果然,满四军日渐困乏,最后失败。马文升又建议项忠尽毁石城墙垣,以防后患。他在陕西巡抚任上七年多,先后加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逐渐成为处置边事的专家。他的一项主要成就,是整顿与各部的茶马贸易,换取番马八千余匹。

成化八年(1472年),蒙古族叛乱,马文升督兵追至黑水口,生擒平章铁烈孙,战功显赫。可是,因宦官汪直与总制王越互相勾结,据为己功,反诬马文升虚报战功。宪宗不明-,给予马文升以“表奏不实,停俸三月”的处分。

成化十一年(1475年)春,马文升代王越为总制,协调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军务,到十一月,即被召回朝中,任兵部右侍郎。

成化十二年(1476年),被派出整饬蓟门至辽东边备。辽东巡抚陈钺,为人贪婪,待将士严苛。马文升上疏言辽东事,多涉及陈钺,两人遂结怨。而陈钺的后台是权势颇大的太监汪直。

成化十四年(1478年),发生陈钺错杀女真贡使、激变辽东之事。汪直打算亲往平定,以立功显名。太监怀恩建议派朝中大臣前往安抚,马文升立即支持,并受委任。汪直提出派人同往,马文升也没有同意。这一来,又得罪了汪直。汪直后来与刑部尚书林聪等勘边事,说辽东激变,是马文升禁止边方农器贸易所致。马文升申辩无用,被下诏狱,谪戍重庆卫。马文升在戍所滞留四年。汪直失宠后,他才复官。

成化二十年(1484年),再次被起用,以左副都御史巡抚辽东。这是他第三次赴辽东。由于他曾经论及陈钺,因此受到欢迎,士卒“皆鼓掌喧舞”。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马文升在短期总督漕运后,任兵部尚书。但方士出身的通政司左通政李孜省要推荐他人掌兵部,在宪宗面前做了手脚,将马文升调任南京兵部尚书。

主持兵部

明孝宗即位后,马文升被召为左都御史,在朝廷的地位确定下来。出于对李孜省之流的厌恶,他提出:“巡城御史及兵马司、锦衣卫逐一搜访,但有扶鸾祷圣、驱雷唤雨、捉鬼耳报一切邪术人等,及无名之人,俱限一月内尽逐出京。”

弘治二年(1489年),马文升改任兵部尚书。针对兵政废弛的状况,他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严格考核将校,有三十多人因贪贿怯懦被罢黜。这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人甚至夜持弓箭等候其门,准备行刺,有人还写书诽谤,射入东长安门内,这显然都是有背景的活动。孝宗支持马文升对京营的整顿,特批他金吾骑士十二人,以护出入。马文升还提出,蓟州、宣府、大同三镇已有镇守太监,不应再设分守、守备、监 等内臣。据他统计,蓟州有内臣九员,宣府有内臣八员,大同有内臣六员,共二十三员,“每员占用军人,少则二三百名,多则四五百名,通计侵占已有数千”。“此等守备之数,委的无益于事,有扰于边”,应当裁革。孝宗也依其议办理。

哈密是回、畏兀儿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明初派使者入朝,于其地设羁縻卫所,封其首领为忠顺王、忠义王。成化时,土鲁番部强大,据有哈密。明廷曾设法干预,没有结果,似乎也就承认了现状,将哈密卫迁往他处。早在弘治元年(1488年),土鲁番部就诱杀朝廷所封的忠顺王罕慎。弘治六年(1493年),又擒获另一个忠顺王陕巴,其首领阿黑麻自称可汗,以兵掠周围各部。主持兵政的马文升主张兴复哈密。他采纳通事王英和指挥杨翥的建议,利用地处嘉峪关西南的罕东部,地处嘉峪关以西的赤斤、蒙古部等与土鲁番部的矛盾,抚而用之。弘治八年(1495年),调罕东等部兵,夜袭哈密城。马文升所推举的陕西巡抚许进等率明军随后行进。土鲁番守将弃城而去,明军进入哈密。自明初以来,这是官军第一次深入其地。这也是马文升任兵部尚书以来,处置的最重大边事。

弘治初年,马文升和吏部尚书王恕是人望所归,他们不但以人品服众,而且对政事的议论极多。每一疏出,天下传诵。王恕致仕,马文升声望更高。但推选吏部尚书,孝宗没有用他。为此,他颇感不平,所写诗中有“朝罢凭阑一黯然,独将心事诉苍天”句,发了一通牢骚。

弘治十四年(1501年),马文升改吏部尚书,加衔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在他之前,只有少数几名尚书、都御史得到这一荣誉。

遭劾求归

弘治十七年(1504年),面临着次年的考察,孝宗召见负责考察的马文升和都御史戴珊等议事。马文升已七十九岁,行动不便,耳朵又背,孝宗对他讲了两遍,要他秉公黜陟。马文升回答:“陛下图治若此,宗社之福也。”然后被左右扶掖下阶。

对于官员的考察进退,马文升是很认真的。初任吏部尚书,他就对滥封传奉官提出异议。传奉官是不经过正常途径,由皇帝亲自传旨任命的官员。成化时最盛行。孝宗初年统加裁革,但后来也加封赏,一次竟达八百人。马文升说,减一官,朝廷省一官之费。武宗即位之初,他按照孝宗遗旨,裁去传奉官七百六十二人。对于内外官员的考察,他也很严厉,一次汰罢朝觐官员二千余人。

考察不讲情面,定会招致许多反对者,而在用人时也未必全无个人意气。刘大夏是弘治朝另一名臣,就因为与马文升对官僚的评价不同而引起矛盾。河南籍官僚刘宇为首辅刘健所器重,马文升推举他总制宣、大。刘大夏大概知道孝宗对此人的看法不佳,屡屡在朝中数其过失,当然也就牵连到荐举人。侍郎王俨是刘大夏的姻亲,马文升抑制王俨很难说不是因为刘大夏。

正德元年(1506年),刘大夏所倚重的副手、兵部侍郎熊绣被推举为两广总督,熊不愿外出,也怨恨于马文升。他们纠结在一起,又拉出与刘大夏为同乡、又为同寅的阁臣李东阳,顿时形成一股反对马文升的强大力量。御史何天衢首先发难,劾马文升老衰。马文升按照常规,被劾后乞去,疏凡二十一,武宗方获准。

愤恚而卒

刘瑾专权期间,将一批反对派官僚定为奸党。马文升与其中一些人关系密切。正德四年(1509年),马文升被削秩除名。正德五年六月八日(1510年7月13日),马文升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葬于州北大隗山麓。

马文升死后两个月,刘瑾被捕入狱,马文升得以复官,获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端肃。

嘉靖(1522年-1567年)初年,又加赠马文升为左柱国、太师。

晁错 (?~前154)

晁错(?~公元前154年),颍川(今中国中部河南禹县)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他年轻时曾学过法家学说,后来又学今文《尚书》,不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升任博士。他很得当时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的赏识,被称为刘启的“智囊”。晁错对于匈奴的不断侵……

坚镡 (?~50)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坚镡(?—50)字子伋,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原为王莽政权官吏,后投奔刘秀,随刘秀平定河北,镇压大枪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二。刘秀称帝后,任扬化将军,封合肥侯。投奔刘秀公元23年(地皇四年)九月,王莽政权败亡,绿林军拥立刘玄……

刘德升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桓、灵世以造行书擅名。即以草剏,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胡昭、钟繇,并师其法。世谓钟繇善行狎书是也。而胡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也。(出《书断》)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汉末桓帝、灵帝时代,因创造行书字体而闻名。虽然是刚刚开始创造的一种字体,也很……

淳于琼 (?~前200)

淳于琼(?-200年),字仲简,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时期官吏,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为袁绍大将,与张郃、高览等人齐名。在官渡之战时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自己也被曹操处斩。西园校尉……

褚裒 (303~350)

褚裒(chǔ póu,303年—350年1月1日),字季野。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晋时期名士、外戚,康献皇后褚蒜子之父。褚裒少有简贵之风,与杜乂齐名。被桓彝称赞有皮里《春秋》。历任西阳王掾、吴王文学。苏峻之乱时,被车骑将军郗鉴引为参军。事后,封都乡亭侯,迁司徒从事中郎,除给……

赵俨 (171~245)

赵俨(171年—245年),字伯然,颍川名士,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赵俨投奔曹操之后历任朗陵县令、司空府掾属、主薄、都督护军等职。曹丕继位之后,赵俨历任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度支中郎将、尚书,封关内侯、宜土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又出任大司马府军师、大司农、征蜀将军、征……

许由

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据说帝尧曾多次向他请教,后来想把君位传给他,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逃到了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再也不愿意与世俗社会交……

晋康帝褚皇后褚蒜子 (324~384)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褚蒜子(324年-384年),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司马岳即位后封其为皇后。褚蒜子一生三度临朝,扶立了六位皇帝,临朝称制总共约四十年。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褚太后在显阳殿去世,终年六十一岁,葬于崇平陵,谥号康献皇后。人物生平立……

褚渊 (435~482)

褚渊(435年—482年),字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南北朝时刘宋、南齐两朝大臣、藏书家,南齐开国功臣。太常褚秀之之孙、尚书左仆射褚湛之之子,宋文帝刘义隆之婿。褚渊早年便有时誉,娶宋文帝之女南郡献公主为妻,历官著作佐郎、秘书丞、吏部郎。为宋明帝所信任,迁吏部尚书、尚书右……

张让 (?~189)

张让(?—189年9月24日),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封列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

褚秀之 (377~424)

褚秀之,字长清,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享47岁。历任东晋琅邪王从事、中郎、黄门侍郎。宋武帝时任镇西长史,升侍中、大司马、右司马、祠部尚书,任太常。褚秀之之妹为恭思皇后,但从不靠皇亲谋事,虽然经历东晋和宋朝的更替,但做官办事十分尽心……

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人.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

庾翼 (305~345)

庾翼(305年-345年8月16日),字稚恭。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世称小庾、庾征西、庾小征西。东晋中期将领、外戚、书法家,庾亮之弟。庾翼外表风仪秀伟,年轻时便有经世大略。苏峻之乱时以白衣身份守备石头城,又随庾亮逃奔温峤。事后,受太尉陶侃征辟,历任参军、从事中郎,后任振……

曹勋 (1098~1174)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南宋大臣,北宋末词人曹组之子。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

辛毗

辛毗(生卒年不详),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原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其先人东迁。当初,辛毗跟随其兄事袁绍。曹操-时,征召辛毗,他不受命。官渡战后,辛毗事袁绍的儿子袁谭。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邺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为丞相长史。公元22……

褚炫 (443~483)

褚炫(443年―483年),字彦绪,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鄱阳太守褚法显之子,南朝齐官吏。南朝·宋义阳王刘昶为太常,以炫补五官。累迁太子舍人、司徒左长史。升明初年,炫与刘俣、谢绌、江敩以文义入殿侍帝,号为“四友”。褚炫历任太子舍人、中书侍郎、司徒右长史。顺帝即位,以清尚,与刘……

禹州历史人物介绍

杨冠军

杨冠军,男,回族,1963年4月出生,河南禹州人。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80.09——1984.08在中南工……

宋淑信 (1839~1921)

宋淑信(1839—1921)清末进士,字孟芳,城东南范坡乡火龙庙宋村人。清咸丰七年(1857)秀才,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同治十三年(1873)举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光绪十九年(1893)被皇帝钦点做顺天府(北京)乡试(举人)考场监视官,后又派……

丁启云

丁启云,生卒年不详,清光绪初年武秀才。禹州城南砖桥坡刘庄村人。启云从小习武,长于技击。在郑州参加科考时接受新思想,中秀才后不求上进做官,唯愿兴办实业。他联合村民数十人在三峰山开挖煤窑,被称为“禹州打窑第一人”。后因官府干涉,双方发生格斗。河南省巡抚派兵辑拿启云……

王棽林 (1863~1935)

王棽林(1863—1935)原名森林,字槐三,清末举人,住禹州城西南方岗乡栗子沟村。父王永超颇能文字,时教时农,家庭文学气氛甚浓。棽林一生不置家产,唯喜购书。所藏书籍绕深洞一周,高达6尺。曾留学日本,思想较开明,喜欢办公益事业。百姓送匾“文达先生之庐”,并立双……

胡振南 清 (1823~1899)

胡振南(1823—1899)清代禹州人,字亭午。咸丰八年(1858)举人。选补固始教谕。任职中他对贫苦学生不但不收学费及礼物,反而资助衣食。任职期满后,保举他做知县,振南坚辞不就。他的同榜同学、好友吴元炳(江苏巡抚)向河南巡抚涂宗瀛推荐,让他做大梁书院监院,振……

杨绍文 清

杨绍文,清代禹州人,字黼(音fǘ甫)堂。中咸丰元年(1851)举人。同治十年(1871)京试,大挑二等。授任浙江昌化县知县。生活俭朴,布衣蔬食。因病卒于任所,行囊如洗,同乡捐金资助,才得归葬。……

张肄三 清

张肄三,清代禹州人,字官始,住禹州城南万里马村。幼年聪慧超人,一生天才纵横。为文千言,挥笔立就。举人王成业初见他的文章便惊叹其谈吐不凡。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捻军在禹活动时,他曾在张得、柴庄一带防备。后知州朱光宇荐举他任封邱训导,他辞谢不就。同治四年(……

胡玉如 清 (?~1870)

胡玉如(?—1870)清代禹州人,字小眉。居禹州城内旗毒庙街。道兴初年贡生,时值知州朱炜重修《禹州志》,聘请娄县姚椿、武进县洪符孙等人纂修。玉如得知后参预修志,三人相见恨晚。《禹州志》成书后,他在禹州州署承办文书。历经李嘉礼、程佶、朱光宇、宫国勋等四任州守,都……

杨逵渐 清

杨逵渐,清代禹州人,字仪九。居禹西白沙镇。由州生员捐(纳钱授官)授兵马司正指挥。道光十年(1830)代理南城副指挥。为倭仁(蒙古人、大学士,清政府军机大臣)、李棠阶等推许尊重。皇族弟子有犯烟禁的,逵渐直言揭发,毫不畏避,因而声名大振。京城发生火灾,严禁游人观望……

王成业 清

王成业,清代禹州人。字仲述,号引谈。为人庄重严肃,不多言笑。幼时家赤贫,喜爱读书。道光八年(1828)中乡试副榜。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一生不曾做官,只收徒授课。晚年德望甚高,为人敬重,人们遇有难以排解的纷争,得他片言相劝,便可调停。咸丰年间,联庄会首……

禹州历史人物介绍2

孙九同 清

孙九同,清禹州人,字喻庵。孙寅柄之子。在他童年发束双角时,其父带他拜访先辈王聿修先生,王赞许说:“郎君他日必为禹州闻人。”九同虽在幼年,纯朴大方,治事有方,其父因病不进食物,自己也不进食,深得乡里好评。嘉庆五年(1800)中举。因母年迈,不再参加会试。九同治学……

罗梦凤 清

罗梦凤,清代禹州人。住城西毛吕村。由拔贡中乾隆三十七年(1772)举人,历任柘城、考城、新野、叶县、镇平、登封教谕,许州学正等职。梦凤不慕名利,生平好学,老不废书,与襄城耿盘吉齐名。尤喜爱作诗,与马时芳互相推许尊重。所作《雁字诗》七律30首、《咏月》诗百首,清……

王耀临 清

王耀临,清代禹州人,生卒不详,字照万。才智超人,学识渊博,善写文章,补州生员后,颇有名声。惜中年为病所累,不愿做官。修蒲西洞定居,自号虚谷。因洞前有逍遥溪,又自号逍遥子。少年时不善诗,晚年酷爱吟咏,潜心力学,其诗大有进益,佳处不减李梦阳。素与马兴淇、马时芳父子……

赵谨 清 (1749~1811)

赵谨(1749—1811)清代禹州人。幼年时家赤贫,与兄赵瑜在无量寺读书。寺距家五里,每天中午不吃饭,出寺少停便进入。塾师李九苞知情后,对瑾的才志极为赞赏,以女许婚,使他专心读书上进。18岁时,正当乾隆三十二年(1767)禹地歉收,其兄在内乡设馆教书,为生活计……

安淮 清

安淮,清代禹州人,字大川。因家居靠近南柳河,自号南柳先生。胸襟开朗,生平好学,博览群书,更喜爱古文词。乾隆三十年(1765)中举。历任鲁山、宝丰教谕。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滑县教谕。不久,暂代上蔡教谕及睢州学正。所到之处皆有题咏。嘉庆三年(1798)归里,……

康庆云 清 (1745~?)

康庆云(1745—?)清代禹州人,字锦章。20岁中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因家境清贫,体弱多病,郁郁不得志。善著诗文,所作《咏史》百题,传颂一时。清代禹州儒林著述首推时芳,但对时芳定评最早的当推庆云。当时,时芳之父在江西任职,他从江西父亲的住所归来。庆云读……

杨居午 清

杨居午,清初禹州人,字中天。中康熙五十六年(1717)举人。授绍兴府新昌县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害。县东有溪水可灌田,长年失修,他便捐薪资助修复。新昌与嵊县交界处有湖,两县常因灌田争论不休。居午据实情定例,按三七分水,并立石为证,两县称便。嵊县地处山僻,无驿运……

赵经 清

赵经,清代禹州人,字仲常。幼年聪慧,对民诚信,重义气。12岁时补禹州生员。雍正八年(1730)行保举法,经以“人才荐举”试用,暂代青州高苑县知县。他到任时,正当荒年,因修建青州城垣,官府向高苑县摊派木车千辆应差。他以官位力争,才得减免,只出40辆。县南有小清河……

赵冬晟 清 (1658~1743)

赵冬晟(1658—1743)清初禹州人,字友真,号松园。幼时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十岁能诗,赋诗《登偃莲顶》,佳句为人传颂。12岁入学,志趣不凡,常讥笑说:“绛灌无文(指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均为西汉高祖时名将),随、陆无武(指随何、陆贾,西汉高祖时文臣)。”……

董元 清 (1637~1716)

董元(1637—1716)明末清初禹州人,字善长,号仁山,别名仁斋。顺治十六年(1659)补州生员。从学儒学名士孙奇逢先生,与赵御众、钱佳选等友善,以道义相切磋。一生不仕,执教于三峰山下,认真教诲,其弟子多有成就。著书有《幼学集》一卷、《劝农集》一卷、《西溪诗……

禹州历史人物介绍3

赵士毅 清 (1636~1693)

赵士毅(1636—1693)清初禹州人,字修远,岁贡赵允升之子。性沉静寡言,少年苦读,日以寸为度。年18岁中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授任广西柳城县令。不久,因父去世归里。服丧期满,补湖北郧西知县。郧西地处万山丛中,士毅单骑赴任。到任后,为政以简略使民为主,……

赵来鸣 清

赵来鸣,明未清初禹州人,字开先。赵日跻之子。20岁时以文章驰名。崇祯六年(1633)中举,顺治三年(1646)登进士。授安徽舒城知县,当时县城垣破毁,来鸣到任后即着手修筑。任职期中锄强扶弱,不滥用刑罚,注重培育人才,并利用闲暇亲自讲课,教授学生。后因母亲年迈辞……

董学益 明

董学益,明代禹州人,字伯虞。少年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接受父训,博览群书。年20岁就积诗句成册,自定名为《巴人编》。天启元年(1621)考中举人,名列第一。二年(1622)连登进士第。学益0静,不说轻浮的话,在他登进士后,仅有青袍一件,不再置买新衣,生活俭约。在……

王则古 明

王则古,明代禹州人,字继则。王述古弟。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四十一年(1613)登进士。授任雄县知县,兴办学校,后调任宝坻县知县。任职中,则古刚毅果断,因不会同流合污,被降为江西藩司幕。终因才能声望素著,起用为济南府推官,升大理评事。调兵部主事时,魏忠……

董九叙 明

董九叙,明代禹州人。董九贡之兄。幼年父亲去世,家境贫寒,同弟九贡刻苦读书,喜爱阅读古文诗词;他对《通鉴长编》详加标点并尽力改正。九叙生性孤高,不同流俗,非分的财物决不去取。他严肃端庄,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使人肃然起敬。万历十年(1582)中举后,任西乡县令,刚一……

董九贡 明 (1559~?)

董九贡(1559—?)明代禹州人,字君需。董九叙之胞弟,少年时与兄立志读书。20岁时,中万历七年(1579)举人,名列第一。中举后,仍坚持不懈,生活自甘淡薄,精研苦读古文词,历时16载,登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升任郎中,因母去世返里。后起……

王嘉孝 明 (1488~1558)

王嘉孝(1488—1558)明代钧州(今禹州)人。字体曾。五十二岁时中嘉靖十四年(1540)举人,连登进士。初授任兖州府推官,因理案认真,平雪冤狱,升任南兵部主事。历任兵部员外、郎中。后调任襄阳府知府。年70岁辞官归里,卒于家。……

赵琏 元

赵琏,元末大臣。钧州(今禹州)人,赵宏伟之孙,字伯器。至治元年(1321),累官杭州路总管。杭州地大民多,州吏多不称职。琏刚毅聪敏,做事有超人精力,治杭有政绩。至治二年(1322)征召任吏部侍郎,杭人思念德政,将其政绩刻碑留念。后授任礼部尚书。当任淮南江北行省……

赵宏伟 元 (?~1326)

赵宏伟(?—1326)字子英。元初颍川阳翟(今禹州)人。至元十三年(1276),元兵攻宋,宏伟在元军中请见主帅宋都歹。宋重其才,派他带兵占吉州,并命代理吉州参佐。十七年(1280)改调衡州路总管府,时值境内饥荒,群盗四起。宏伟计地兴办屯田,发展农业,人民足食,……

燕瑛 宋

燕瑛,北宋末颍昌阳翟(今禹州)人。燕肃之孙,字仁叔。因先辈有功,赐官瑕邱县尉,后任开封府少尹、广东转运判官,又授户部侍郎。宋徽宗曾赐书“仁人义士之家”表彰他,并赐进士出身,调任开封尹,兼侍读。徽宗准备重用他,因御史进言而免职,任为龙图阁直学士。未数月,任户部尚……

禹州历史人物介绍4

陈恬 宋

陈恬,北宋末颍昌阳翟(今禹州)人,字叔易,是陈尧叟的后代,学识渊博,素有大志,隐身阳翟,务农为业,居住涧上村,因号涧上丈人。恬与当时的鲜于绰、崔齐名,号“阳城三士”,当时晁以道辞官居嵩山,与恬住宅邻近,二人交往甚密,情感很好。大观(1107—1110)中,恬征……

程坦 宋

程坦,宋代阳翟(今禹州)人,字坦然。一生精研《春秋》三家学(左氏、公羊、谷梁)。善绘画,松竹颇佳,人物稍逊色。……

张升 宋 (991~1077)

张升(991—1077)宋代大臣。阳翟(今禹州)人。字杲卿。中进士后,任楚邱县主簿,连任度支员外郎。夏竦经略陕西,使任泾原、秦、凤三州安抚都监,不久,因母老求归。仁宗时,以龙图阁直学士出任秦州。至和二年(1055)兼侍读。御史中丞刘沅初任相位时,御史范师道、赵……

燕肃 宋 (?~1040)

燕肃(?—1040)宋代阳翟(今禹州)人,字穆之。少孤贫,勤奋好学。登进士后,初任凤翔府推官,由寇准推荐改任临邛(qióng琼)县。因丁谓排挤,他出任越州知州,后任明州知州。由于当地民性强悍好斗,他下令首先治罪寻畔的人,好斗之风才得平息,后又调升左谏议大夫、兼……

褚该 南北朝

褚该,字孝通,河南阳翟人也。父义昌,梁鄱阳王中记室。该幼而谨厚,尤善医术。仕梁,历武陵王府参军,随府西上,后与萧捴同归周。自许奭死后,该稍为时人所重,宾客迎候,亚于姚僧垣。天和初,位县伯下大夫,进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该性淹和,不自矜尚,但有请之者,皆为尽其……

褚翔 南北朝

褚翔,向子,字世举,南朝梁国阳翟(今禹州)人。起家秘书郎(不任实职,南朝贵族子弟,初仕时多以此美名)。他调升义兴太守后,减征繁杂赋税,省去不必要的开支,境内百姓生活安定。后升任侍中,官至吏部尚书。因丁母忧,悲伤过度而死。……

法通 南北朝 (?~512)

法通(?—512)本姓褚氏,南齐末阳翟(今禹州)人。十二岁出家,遍览三藏(佛道经典的总集),对《大品》、《法华》等佛经研究尤为精密。年未三十便为讲匠(专讲佛家的经律),学徒千里云集。前往京师(今南京),初定居庄严寺,后停栖定林上寺,平时深居简出,勤习经典,就连……

褚蓁 南北朝

褚蓁,褚贲的弟弟,字茂穆。齐武帝时,任义兴太守,改封巴东郡侯。齐武帝要给褚贲的儿子褚霁封官,蓁上表辞让,诏令许可。建武末(497)贲为度支尚书(掌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兼任前将军。……

褚澄 南北朝 (?~483)

褚澄(?—483)字彦道,南朝宋国阳翟(今禹州市)人。澄的祖父,父褚湛之都是宦门权贵。澄的母亲是宋武帝刘裕的第五女吴郡公主,澄娶的是宋文帝刘义隆之女庐江公主,遂拜驸马都尉。南齐高帝(肖道成)建元中(479—482),澄出任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太守,后迁左户尚……

褚淡之 南北朝

褚淡之,褚裕之的弟弟,字仲原。阳翟(今禹州)人。晋恭帝在位时,淡之兄弟虽都是晋室姻戚,却都效忠宋武帝。恭帝每生男,都命随机杀掉,或贿赂宫人下手,或暗地设法毒害,前后非止一次。恭帝逊位(420)后,淡之兄弟又奉命毒杀恭帝。宋武帝即位,任侍中,调任车骑从事中郎、廷……

禹州历史人物介绍5

褚裕之 晋

褚裕之,褚秀之的弟弟,字叔度,阳翟(今禹州)人。宋立国后封番禺县男(爵名,第五等爵)。初随武帝征伐有功,历充越中郎将,在任四年,广营赀财,因此,免官被囚禁。出狱后,任雍州刺史,领南蛮校尉。景平(423)中卒。……

褚爽 晋

褚爽,裒孙,字茂弘,小字期生。颍川阳翟(今禹州)人。爽在年幼时,就有美好的声誉,甚得谢安器重,曾说:“若期生不佳,我不复论士矣!”当爽成年时,有英俊豪迈的风度,喜好老庄的学说。他不愿与势位煊赫的人交往,惟独同殷仲坎相友善。累迁中书郎、义兴太守。其女褚灵媛被晋恭……

褚略 晋

褚略(lǖe略)东晋时阳翟(今禹州)人。素以有度量、有才干为人称道。曾任县衙小吏,因事与县令意见不合,县令想鞭挞他。说:“凡是东西都得有恰当的安排。比如建屋的椽子用它作篱笆是不合适的。”才免受责打。后因家贫辞归。褚近五十岁时,由羊祜将他介绍给晋武帝,才被重用。……

任洛 明

任洛,男,明钧州(今禹州)人。正德五年(1501)河南乡试获第一名。第二年登进士第。初任桐乡县尹,守职爱民,离职时,桐乡人为他立“去思碑”。后选拔为监察御史,临事敢言。他在巡按山西和南北直隶时,不畏权,有仗势违法的就打击制服。后任巴州兵备副使、陕西参政按察使、……

赵俨 三国 (171~245)

赵俨(171年—245年),字伯然,颍川名士,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赵俨投奔曹操之后历任朗陵县令、司空府掾属、主薄、都督护军等职。曹丕继位之后,赵俨历任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度支中郎将、尚书,封关内侯、宜土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又出任大司马府军师、……

辛毗 三国

辛毗(生卒年不详),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原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其先人东迁。当初,辛毗跟随其兄事袁绍。曹操-时,征召辛毗,他不受命。官渡战后,辛毗事袁绍的儿子袁谭。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邺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

刘宇 明

刘宇明朝大臣。字至大,钧州(今河南禹县)人。阉党首要分子。成化八年(1472)进士,由知县入为御史,坐事谪,累迁山东按察使。正德元年(1506),进右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私市善马以赂兵部尚书刘大夏。孝宗知其为人,曾说:“(刘)健荐宇才堪大用,以朕……

马国选 (1967~1989)

马国选,1967年12月8日生于河南省禹州市小吕乡马谦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5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预备党员,曾任班长、代理排长。1989年5月20日,马国选所在部队奉命赴首都北京执行-任务。部队开拔到京郊大兴县农村驻训,一边学习动员,一边休整宣……

淳于琼 三国 (?~前200)

淳于琼(?-200年),字仲简,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时期官吏,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为袁绍大将,与张郃、高览等人齐名。在官渡之战时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自己也……

陈留拴

陈留拴(1946年~ ) 河南省禹州市人。1969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曾任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997年被评为中国化工百强企业,1998年被评为全国化工企业文明单位……

禹州历史人物介绍6

杨仲起 (1881~1950)

杨仲起(1881.11~1950.9),原名杨丙震,字仲起,后以字行。河南省禹州城东南35里杨庄(今范坡乡谭陈杨庄)人。开封著名律师和眼科医生。杨家世代务农兼中医眼科,方圆几十里颇有名气。杨仲起有一兄一姐,自幼家里省吃俭用供他一人读书。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一……

褚秀之 南北朝 (377~424)

褚秀之,字长清,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享47岁。历任东晋琅邪王从事、中郎、黄门侍郎。宋武帝时任镇西长史,升侍中、大司马、右司马、祠部尚书,任太常。褚秀之之妹为恭思皇后,但从不靠皇亲谋事,虽然经历东晋和宋朝的更替……

马文升 明 (1426~1510)

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明代重臣、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迁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初……

夏景凡 (1921~1995)

夏景凡 (1921~1995)原名夏宗禹。河南禹县人。中共党员。1946年后历任重庆《商务日报》记者,晋冀鲁豫北方大学学员,《石家庄日报》、农村组组长,《新观察》通讯报告组组长,《人民日报》文艺副刊,《新疆日报》政文部主任,《新疆画报》主编,《人民日报》记者。……

张春贤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张春贤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河南禹州人,1953年5月生,1973年11月入党,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机械制造系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大学普通班毕业,管理学硕士。曾任机械部(机电部)第十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监察部驻机电部监……

戏志才 三国

戏志才,字不详,或志才为字,名不详,东汉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经荀彧推荐,成为曹操手下谋士。为人多谋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他死后,荀彧推荐了郭嘉。陈寿《三国志》记载: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戏志才在……

晋康帝褚皇后褚蒜子 晋 (324~384)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褚蒜子(324年-384年),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司马岳即位后封其为皇后。褚蒜子一生三度临朝,扶立了六位皇帝,临朝称制总共约四十年。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褚太后在显阳殿去世,终年六十一岁,葬于崇平陵,谥号……

坚镡 汉 (?~50)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坚镡(?—50)字子伋,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原为王莽政权官吏,后投奔刘秀,随刘秀平定河北,镇压大枪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二。刘秀称帝后,任扬化将军,封合肥侯。投奔刘秀公元23年(地皇四年)九月,王莽政权……

徐介 唐

宋朝人徐介,字之休,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全唐诗》收《耒阳杜工部祠堂》诗1首。宋朝人徐介,字之休,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宋仁宗时历任乾德令、同监西溪盐仓,改著作佐郎,官至屯田郎中(或员外郎)。有诗集,已失传。其诗清苦平淡,为欧阳修、王得臣所称赏。事迹散见《麈……

朱士行 三国 (203~282)

朱士行(203—282),三国时高僧,法号八戒,祖居颍川(今禹州市)。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我国历史上汉家沙门第一人。尔后,八戒便在白马寺钻研《小品般若经》,并且开讲,成为中国僧人……

禹州历史人物介绍7

郭嘉 汉 (170~207)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

胡昭 宋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少而博学,不慕荣利。有夷、皓之节,甚能籀书,真行又妙。卫恒云:“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尺牍之迹,动见模楷。”羊欣云:“胡昭得张芝骨,索靖得其肉,韦诞得其筋。”张华云:“胡昭善隶书,茂先与荀勖共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

庾翼 晋 (305~345)

庾翼(305年-345年8月16日),字稚恭。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世称小庾、庾征西、庾小征西。东晋中期将领、外戚、书法家,庾亮之弟。庾翼外表风仪秀伟,年轻时便有经世大略。苏峻之乱时以白衣身份守备石头城,又随庾亮逃奔温峤。事后,受太尉陶侃征辟,历任参……

司马徽 三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人.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

晁错 汉 (?~前154)

禹州名人录(太全了)

晁错(?~公元前154年),颍川(今中国中部河南禹县)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文景时期著名的政论家。他年轻时曾学过法家学说,后来又学今文《尚书》,不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升任博士。他很得当时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的赏识,被称为刘启的“智囊”。……

(来源:禹州微生活)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禹州鸠山派出所抓获一名跨境涉赌嫌疑人

禹州鸠山派出所抓获一名跨境涉赌嫌疑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