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生活

禹州市大力发展沟域经济,让“荒沟变绿沟、穷沟变富沟”!

2020-05-20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昔日的荒山秃岭、荒沟废沟,如今满目皆绿,柿树、仁用杏、石榴、苹果、梨、山楂等果子,从夏到秋陆续挂果,让村民们吃上了“生态饭”;

杂草丛生、坑坑洼洼、垃圾遍地的小村庄,如今农居绿树掩映,河水绕村而过,果实挂满枝头,美丽乡村变成了美丽景点,乐享发展红利;

充满历史感的古式建筑、废弃的窑洞、精巧别致的古戏台,如今经过打造,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情,还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

近年来,禹州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发展沟域经济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一沟一产业、一域一特色”的思路,通过实施“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色民宿、打造金牌农家乐、开发沟域旅游”等路径,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对荒沟、荒坡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变“短板”为“跳板 ”,化“阻点”为“支点”,实现了“荒沟变绿沟、穷沟变富沟”的华丽转变。

因地制宜——新思路破解“老难题”

禹州市位于我市西部,处在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山、岗、平各占1/3,分布着大量的荒坡、荒沟。以前由于缺乏规划、治理和开发,沟域内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

为了改变现状,禹州市立足资源禀赋,提出了发展沟域经济的崭新思路,并坚持高位推进,把其作为体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成果、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和脱贫攻坚的新路径、新举措。

什么是沟域经济?就是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单元,充分发掘沟域范围内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资源,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打造,力求实现富裕山区农民、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发展沟域经济,离不开统筹规划。在编制《禹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时,该市重点关注沟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设鸠山特色小城镇和闵庄、铁山岭等田园综合体,打造青山岭村、河东张庄村、杨岭村等示范村。

此外,神垕镇、鸿畅镇、浅井镇、顺店镇、花石镇编制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全市300多个村编制发展规划,侯沟、九孔、户阳、青山岭、麻地川、石坑、樊岗、下泉、张家庄、山底吴10个传统村落成为全省“乡村规划千村试点”试点村。

目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禹州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陈南村、闵庄村、佛山村等为代表的特色林果种植产业;以河东张村、刘沟村、连庄村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槐树湾村、青山岭村、土崛沟村等为代表的传统村落旅游产业;以魏井村、杨岭村、天垌村、下泉村等为代表的乡村风光游产业;以大木厂村、樊岗村、涧头河村等为代表的一二三融合产业等五种类型的“沟域经济”。

生态优先——建起群众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沟域经济,必须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日前,在禹州市无梁镇大木厂村的红色广场上,许多游客正在参观、拍照、发抖音;在村民俗宾馆前的空地上,来自长葛市的范先生带着家人、朋友40余人,搭起两个简易棚,摆上4张大桌子,切菜、拼盘、炖羊肉,自己动手体验农家乐。“嘿!这凉拌黄黄苗、柴鸡蛋炒槐花,就是比城里的味儿正!”品尝着山里的美味,范先生合不拢嘴。

大木厂村原是贫困山村,多年来,村民们就靠着望天收的山坡地生活。如何让山里群众脱贫致富呢?该镇立足山区绿色景观做文章,积极实施乡村振兴,通过绿色景观、黄色经济、红色记忆描绘出了新的“富春山居图”。

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大木厂村以“果树进村”为依托,在村里栽种竹子300余棵,在4公里多的道路两侧及沟边堰边,播撒43个品种的格桑花种子;在馒头山栽植松柏4万余株,在村内荒坡、房前屋后栽种冬桃、杏树、石榴树等果树1万余棵,既美化了环境,又让群众受益。

大木厂村只是禹州市推进沟域内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针对沟域耕作条件差、土壤贫瘠,长期处于“望天收、望天种”的问题,该市转变发展思想,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把沟域经济与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相结合,规划建设十万亩岐黄本草产业园。

与此同时,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思路,禹州市在211个村实施果树进村工程,完成种植面积3.35万亩,其中连片种植100亩以上的村有83个,300亩以上的村有41个,500亩以上的村4个,1000亩以上的村5个,涵盖柿树、仁用杏、石榴、苹果、梨、山楂、果桑、车厘子、桃等20余个果树品种,年经济效益可达6000万元,为沟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秀美环境——让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

近日,记者走进禹州市文殊镇陈南村,白墙红瓦,房屋整齐划一,路边的红叶石楠鲜艳夺目,煞是美丽。在这个依山而建的村子里,路面干净整洁,每家院落门口都放有一个绿色的垃圾桶,每天村中的保洁员定时将垃圾清走。抬眼向东望去,山岭上种着漫山遍野的核桃树,层层叠叠的绿叶将山坡装点得青翠欲滴,一派美好的田园景色。

针对沟域环境脏乱差的问题,2013年以来,禹州市组织开展了以“三边三化”(山边、路边、河边,洁化、绿化、美化)“四区四化”(城区、镇区、社区、矿区,洁化、绿化、美化、硬化)“三治一提”(治山、治水、治矿,文化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利用荒山荒沟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优势,全力打造沟域生态环境,厚植旅游和文化元素,做足旅游经济文章,发展“美丽经济”,实现生态优势向旅游优势转变。

目前,禹州市全市创建美丽乡村310个,美丽乡村群24个,美丽乡村示范区2个。其中,沟域内美丽乡村占比超过50%,村内道路、路灯、公厕、环卫、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美丽乡村变成了美丽景点,实现了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的转变,为沟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一”期间,在通往禹州市文殊镇樊岗村的柏油马路上,游人、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樊岗大食堂里,王龙飞正忙着准备游客预定的午餐。

“假期期间生意特别好,我们都忙不过来。因为还在疫情防控期间,好多游客的预定,都被我推掉了。”王龙飞说。

靠着经营农家餐馆,王龙飞一家收入逐年提高,还带动同村2户贫困户年均增收两万元。

产业兴旺是沟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禹州市沟域内存在大量的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窑洞、古树名木,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优美。

因此,禹州市立足沟域特色,充分挖掘沟域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自然禀赋,培育精品民宿、金牌农家乐、乡村旅游、古村落体验游等沟域经济新业态。

神垕镇槐树湾村依托紧邻神垕古镇景区自身优势,以打造国际裸烧陶艺村为核心,对闲置民居和古建筑群按照“改造不改样,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整修,目前,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地的42名陶艺家在村里创办陶艺体验馆、工作室、画室、钧陶瓷研究基地。

浅井镇张垌村两山夹坳,两河环抱,依托古朴民居、窑洞等原始村落风貌,吸引了周边各地游客前来体验农家乐和乡村风情,全国18名画家入驻建立了写生基地。

……

目前,禹州市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沟域经济带140个,培育发展钧陶瓷技艺、乡村旅游、林果种植、精品民宿、采摘观光、研学旅游等市场经营主体154个,从业人员1.5万余人,吸引160万人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负“青山”,方得“金山”。发展沟域经济,不仅让禹州走上了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而且为禹州乡村振兴蹚出了一条新路径。

禹州市大力发展沟域经济,让“荒沟变绿沟、穷沟变富沟”!
(来源:许昌日报)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禹州鸠山派出所抓获一名跨境涉赌嫌疑人

禹州鸠山派出所抓获一名跨境涉赌嫌疑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