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生活

禹州牙医陈福生

2021-01-20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禹州牙医陈福生

文:姚建平丨图:网络

陈福生老先生鹤发童颜,雪白的长寿眉和满口的健康牙齿使老爷子有更高的辨识度。

禹州牙医陈福生

出生于1942年的陈福生,18岁分配到禹州市人民医院,60岁退休不退岗,71岁才离开禹州市公疗医院口腔科,到陈氏口腔医院坐诊,今年78岁。整整一甲子,老爷子一直问诊在临床一线,既没当上院长也没当过主任,用同事们的话说,当了一辈子好人。

当年禹县卫校的学子早已成为口腔科行业内备受尊崇的老师,他却微微一笑,“我不是什么名人,我只是个口腔科医生”。说这句话时,陈福生老师一脸的诚恳和认真。他执拗于“医生”二字,慈祥平和的外表下,是对职业信念近乎固执的坚持。

一件事,做一阵子是兴趣所致,做一辈子,是难能可贵!

1959年,17岁的陈福生从老家小吕乡考入禹县卫校,后因三年自然灾害,学校停办,陈福生被分配到禹县人民医院工作。当时国家粮食匮乏,群众营养不良,医院里浮肿病患者居多,尚在实习期间的陈福生已经开始打针抓药,忙得不可开交,每天上班12小时,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陈福生没有一句怨言,“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没啥说的。国家培养我,拿国家的工资,就得为人民服务。”这期间,陈福生练就了一手好针法,再细再难找的静脉血管都难不倒陈福生,只需一针,轻巧进入,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当医生要勤快,随叫随到,对患者负责!”他不容质疑地说,“医者仁心”早已根植于不及弱冠之年的陈福生心里。

那个时代的梦想简单又纯粹,治病救人的念头一起,便是六十年的坚持!陈福生笑着说“有苦有乐”。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总结了他的从医生涯。他觉得,在病人陷入痛苦的时候,能比较容易地找到一位好医生,他不是亲人,也不是朋友,但是在困难的时候,他就是一位可靠的、专业的、伸出援助之手的那个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965年国家号召医疗工作者支援边疆建设,院长磨破嘴皮也没能说服谁去云南支边。23岁的陈福生挺身而出,辞别娇小的妻子和刚满一岁半的女儿,支边三年兢兢业业,帮扶少数民族医疗事业。1968年支边结束回到禹州,四岁多的女儿当他是个陌生人。

禹州牙医陈福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禹州农村缺医少药,陈福生响应院领导号召,每个周末利用休息时间和同事们一起下乡义务为老百姓看病,风雨无阻,分文不收。医生治病救人的理想和专业主义精神,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基石。他说,我们应该感谢病人,因为我们的临床技术经验都是从病人身上得来的,从本质上来讲,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医生应该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对待病人才对。

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清理阶级队伍,成百上千的右派被羁押,陈福生被抽调负责医疗,医者仁心,陈福生看病不分身份无论贵贱一视同仁,与很多右派分子成为朋友。他觉得,作为一名医生,应该真心实意、用专业的知识和素养为患者服务,疾病面前无贵贱。

1976年,鉴于耳鼻喉患者就医困难,各地缺乏五官科医生,河南医学院举办了五官科医生培训班,院长指派陈福生参加培训。陈福生进修回禹后,在禹县人民医院开展耳鼻喉科的诊治,在他的带领下,诊疗队伍渐渐壮大。

1979年,禹县人民医院按照国家要求配备完整的五官科,万事俱备,只缺口腔科医生。院领导找到陈福生说,你有基础,去郑州学习吧,回来顶上口腔科。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彼时的陈福生已经35岁并且已经积累了十几年丰富的诊疗经验。但陈福生也知道,当时国家征兵体检任务重,每到征兵季节,都要借调外科医生到五官科临时客串,征兵工作结束后,五官科常常空无一人形同虚设,牙病和颌面外科患者得不到有效救治。怎么办?没人去,自己上,都是治病救人,没有高低贵贱。陈福生二话不说背上行囊来到了河南省当时唯一一家设有专门口腔科的郑州市二七区人民医院,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

禹州牙医陈福生

学医没有捷径,比天赋重要的是努力,比努力更重要的是积淀。学习后期,陈福生俨然一位医技超群的名医,为许多口腔疾病患者解除痛苦。老师们对陈福生的医术赞赏有加,放手让陈福生单独诊治。常言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患者的痛苦他总是感同身受,竭尽所能,用自己的医德和医术赢得患者的普遍好评。

一次,省领导来看口腔疾病,需要手术治疗,陈福生不敢接诊,老师对领导说,让福生给你治,这个年轻人既有天分也用心,比我治得都好。果不其然,经陈福生治疗的患者都对他伸出大拇指,并常常介绍新的的患者找陈福生诊治。口腔科手术有三重境界,第一是解剖学层面,就是开刀治病;第二是艺术层面,追求手术的完美;第三是人文层面,将人文关怀精神植入到手术和治疗中。设身处地得为患者着想,把患者当亲人。陈福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好的医生会把一次性的冷漠的人际关系,变成长期的、专业的、充满温情的关系。几十年过去了,多少患者与陈福生成为挚友,“医术是根,医德为本”成为陈福生老师的座右铭。

学成归来,全医院只有陈福生一个口腔科医生,于是陈福生只好在县人民医院和公疗门诊来回跑,轮流坐诊。

禹州牙医陈福生

再难拔的牙到了陈福生这里都不是难题,镶的假牙一定做到既实用又美观,排牙总是自己亲力亲为,手术尽心追求完美。陈福生从内心深处认为口腔治疗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医德而非行业。为病人着想,既用心也用脑,对每一位患者一视同仁,才是对病人的最大的尊重。时常有患者带着其他医院治不好的口腔疑难杂症找到陈福生,艺高人胆大,他从不推脱,总是想尽办法做出判断,尽心医治。他说“只要你尽心了,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闲暇时,我很喜欢回顾以往的病历,会发现有的地方其实还能做得再好一点,也许就差那么一点,效果会更好”,即使连院长都叫他老师,陈福生依然谦恭勤勉,自律不自满,自省不自馁,医疗技术不断提高。

有人问陈福生,你为啥能把牙治哩恁得劲,陈福生老先生说,学啥要干啥,对得起教你的老师,干一行爱一行,不以金钱去衡量。医生就是治病救人,想尽办法减轻患者的痛苦就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混日子,更不能糊弄患者,从医先有德,无德枉为人。

看牙,首先要用好麻药,让病人减轻痛苦。长期的从医经验让陈福生驾轻就熟,仅凭肉眼就能对大部分口腔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让病人少做检查,既避免了放射性元素对人体的危害,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医生与患者建立相互的尊重与信任非常重要。陈福生的治疗方案,既考虑病人的身体条件,又兼顾病人的经济条件,在他这里,患者总是得到最有效最省钱的治疗。他常常对他的学生和孩子们说:“满意是最基本的要求,人家花钱找你看牙,那是对你的信任,不能辜负。”

陈福生的老伴患糖尿病多年,多种并发症频发,78岁的老爷子上午坐诊,中午回家做老伴喜欢的饭菜,下午常常用来陪伴老伴。大事小情尽量不麻烦孩子们,他说,我能干的尽量自己干,不让他们来回跑,让年轻人多钻研业务多为社会作贡献。

禹州牙医陈福生

陈福生的二儿子陈华锋年近五十,受父亲言传身教,毕业于口腔专科学校,先后到清华大学医疗机构进修实习,从业27年,是陈氏口腔医院的顶梁柱,擅长微创无痛种植和复杂疑难种植,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方面比较擅长,深受患者信赖。陈氏口腔医院在陈福生老爷子的掌舵下,秉承医者仁心的治疗理念,服务禹州人民,致力公益事业。

陈福生老先生的三儿子陈少锋在禹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工作。疫情以来,陈福生全力支持儿子在禹州留观站工作。嘱咐儿子保护好自己,他说,工作总得有人做,儿子是放射科医生,新冠疫情下,他不去谁去,这次是第八轮换岗,我让他不要操心他妈,做好科学防护,守护禹州健康,把疫情阻挡在禹州之外。

作为一名医生,陈福生知行合一,努力做好自己,真正从内心秉持患者至上,六十年来无怨无悔,一路走来,且行且珍惜自己作为一名医者的荣光。

禹州牙医陈福生

2021,新年已至,陈福生老先生老骥伏枥,志在牙医。

(来源:禹州市三都文化)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禹州鸠山派出所抓获一名跨境涉赌嫌疑人

禹州鸠山派出所抓获一名跨境涉赌嫌疑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