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禹州老家的桐树

2021-04-16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禹州老家的桐树

文 图:段红克

在我的老家—禹州市方岗镇石坑村的村口处,生长着一棵粗壮的桐树。桐树下是一块手掌状的大理石村标,上面镌刻的“石坑村”3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好像在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禹州老家的桐树
禹州老家的桐树

此时,正是人间四月,花开满树,仿佛一朵紫色祥云飘浮在村标之上,预示着石坑村的美好未来。

记忆中老家种有很多桐树。那时,人们在沟两旁凿洞而居,沟中间是一条土路,路两边种的是桐树,桐树下摆放有石桌和石凳。

每到饭点,人们不约而同地端着饭碗齐聚在桐树下,坐在石凳上,边吃边谈。

在那一棵棵桐树下,曾发生过许多故事,既有亲如一家的温馨,也有邻里之间的争斗……一转眼,在这里唠嗑的老人相继离世,在这里高谈阔论的中年人也已白发苍苍,在这里嬉戏的少年陆续长大成人,他们奔赴全国各地,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也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奋斗在不同岗位上。

禹州老家的桐树
禹州老家的桐树

桐树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因此,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老家的人们开始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大量种植桐树。

每到春天,桐树花开的时候,老家便成了花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着桐花特有的芳香。

夏天,在那一棵棵枝叶繁茂、遮天蔽日的桐树下,是老家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顶着烈日劳作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小憩,放假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游戏,就连那看家的狗也吐着舌头躲在桐树下享受夏日的清凉……霜降过后,桐树繁华落尽,露出它粗壮的躯干与灰褐色的枝丫,在蓝天白云下,更显苍劲雄浑。

禹州老家的桐树

1981年,我家20余口人还挤住在一个小院里。经过父亲的申请,大队给我家批了宅基地。

第二年春,开始盖房。准备上梁之前,父亲让我拿着红纸到学校请老师书写上梁的对联。上梁时,父亲将“青龙缠玉柱,白虎架金梁”的对联分别贴在两架桐木梁上。

那时,除了砖瓦外,盖房用的最多的就是桐木,房顶上的大梁、密密麻麻的瓦板和一排排的椽子用的都是桐木。

至今我还记得,为我家瓦房做门窗的木匠师傅用桐木板雕刻了几朵花,镶嵌在屋门顶上的小窗内,为青砖蓝瓦房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禹州老家的桐树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每到农闲时节,有一对外地的木匠夫妇来到村里,挨家串户地为人们制作家俱。

他们制作家俱所用板材基本上是桐木板儿,制作的家俱有组合柜、中堂柜、写字台、桌子、椅子、床等。特别是他们制作的组合柜,有三组合的、也有四组合的,而且花样翻新、样式各异,深受家乡人们的欢迎与喜爱。

这些家俱是村里60后、70后,甚至80后男子结婚时的标配。对于有小孩儿的家庭,他们还会用制作家俱剩下的桐木板制作一把木枪或一把大刀,然后在木枪或大刀最下端钻一小孔,系上红绸,让小孩儿玩耍。

当时,一棵一搂多粗的桐树能卖2000多块,对还十分贫穷的山村农家来说,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像这种足够粗壮的桐树最受人们青睐,它是制作棺材的极佳木材。

禹州老家的桐树

村里有位80多岁的老奶奶病重多天,她的家人就为她做桐木棺材,以备后事。不料,棺材做好不久,老人的病也好了,一直活到百岁,无疾而终。

从此,桐木棺材在我们老家就成了祛病消灾、起死回生的吉兆。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也都会为自己和爹娘准备一些做棺材的桐木板,以备百年之用。

老家的桐树和老家的人一样淳朴敦厚:它们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历经风霜雪雨,在艰难困苦中顽强成长;它们无怨无悔、甘于奉献,活着时为人们撒下一片荫凉,死后将自己全部奉献给社会……

弹指一挥间,40年已过,老家的桐树及桐树下的悲欢离合已化为老家人美好的回忆,成为老家永久而厚重的精神印记。

(来源:禹州市三都文化)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