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禹州故乡的老城墙与颍河

2021-06-14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禹州故乡的老城墙与颍河

文:余世功 | 图:网络

小时候,我记得老家禹县城有一座古老的城墙,高大雄伟的城门,坚固壮观的城楼,还有一条宽阔陡峻的护城河。在古代,城墙是城市文明的一种象征,反映着历史的发展。

解放后,为了扩展城市建设,城里的许多古老建筑、石牌坊、楼阁等统统拆除了。据说,建于明代古老的城墙也大都扒了,城门没了,城楼没了,护城河也填平了。

禹州故乡的老城墙与颍河

离故乡60多年后的一天,我从南国回来探亲时,又来到这一小段城墙边。它是东城墙残留的一段,约百余公尺,那坚实的夯土残墙依然静静地驻守在这里。在残墙根处有一块墓地,我婶母、二哥世良均长眠于此。1992年冬天,我和大哥余进回老家时,曾为婶母祝寿,世良兄、荣芝妹均来参加,大家欢聚一堂,谈笑风生,浓浓亲情。而今天回到老家,不想他们都已作古!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是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时来也?”

我站在城墙根处的墓地上,想起了这几句元曲,同时耳旁又仿佛响起了小时候常常能听到二哥世良那如泣如诉的二胡余音……

“更逢清笛悠悠发,不是此声亦断肠。”

逝者已矣,其情难忘。

禹州故乡的老城墙与颍河

我登上这东城残墙,举目眺望,如练的颍河绕城而过,那山峰岗峦星棋密布,头脑里不时闪出名人咏禹的诗句。清人邵大业曾在禹州这座城楼上写出如下诗句:

练绕丛花二月中,绣衣初拂柳丝风。箕山颍水千秋在,瘴雨峦烟万里通。野鸟远随人去往,居家环筑水西东。风光满眼曾来凤,敢向高台谒次公。

那如练颍河的传说,那箕山洗耳的典故,何等美妙。那凤憩丹山书院的情景,更令人向往……

禹州故乡的老城墙与颍河

在这东城残墙上,给我带来太多太多儿时的回忆。

少时在家读私塾,家庭教师是当地著名的学者、书画家傅杰三老师。傅老师规定,每周末下午是外游时间,主要是登城墙,一般都是从东城墙攀登而上,老师带领着我们散步、观景、讲故事、谈典故,一直走到北城墙城楼,拾级而下,至颍河边嬉水、游玩,有时看看那宋朝已有“丽渠清流,雪花玉屑”的水磨,常常走过那“清流东泻绕钧城,怒流三翻激石鸣,何必匡庐看瀑布,且来桥上听秋声”的北关大石桥,然后从北城门进城回家。这种活动很受我们欢迎,也受家长的欢迎。

禹州故乡的老城墙与颍河

记得有一次周末,傅老师又带我们去游城墙,行至北城墙准备下来时,俯视颍河边的沙滩上有两行大字,每个字约有脸盆大小,是行草书体,笔力遒劲,圆润飘逸,非常引人注目,应是用竹杆或树枝所书写。令人奇怪的是周围并无脚印,也未见遗物。我们说:“这是天上高人写的吧!”老师笑笑说:“这字写得确实好,定是一位有深厚功力的写家,只是写完后,他边退边把脚印抹平了,因而看不到痕迹。”傅老师带领我们来到沙滩前,仔细观望,然后慢慢念道:“三峰不墨千秋画,颍河无弦万古琴。”

禹州故乡的老城墙与颍河

傅老师解释说:“据传,这是汉代御史晁错歌颂家乡的诗句,晁错乃禹州人士也。”然后讲了一些晁错的故事。讲罢,我们就到河边嬉水,那清澈的颍河水,东流而去,冲击岸边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峥嵘怪石,发出时强时弱“哗哗”之音。加上岸边妇女洗衣捶衣有节奏的“砰砰”之声,组合成一种令人有无限遐想,无比动听的交响乐章。此情此景,真是“颍河无弦万古琴”啊!在回家的路上,我牢牢记住了这两句诗,屈指算来,迄今已66年矣!

(来源:禹州市三都文化)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