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禹州说禹

禹州说禹
作者丨刘彦卿
图片丨网络
来到禹州采风,得知这里有“三都”之称。三都者,夏都、瓷都、药都也。
三都之中,夏都居首。因我的家乡洛阳也有“夏都”之称,顿时引发我对禹州及其与夏都密切相关的“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禹州,最早称阳翟。因舜时大禹治水成功,在此受封为夏伯,因此禹境又有“夏邑”“夏国”“禹(虞)国”之称。对此,《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史料有明确记载:“颍川郡阳翟,夏禹国。”“河南阳翟县有夏亭城,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

古人把大禹走过的地方叫做“禹迹”,也就是禹走过留下脚印的地方。托名为大禹所作的《禹贡》,从山川形势把最早的中国区分出九个地理板块,即九州。当年大禹治水,巡行九州的路线,以龙门口(河津、韩城间的禹门口)为起点,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的顺序转了一大圈,最后又回到龙门口,九州大地,留下了茫茫禹迹。
我们很难想象有哪一个君王能够像大禹这样走这么大的一圈。所以,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认为,禹是一个传说人物。他甚至认为,大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虫,他认为对大禹的考察应当从古人的祭祀活动入手。顾先生的这个观点在1923年提出后,直到其晚年仍然坚持。其实,早在东汉时期,许慎就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禹,虫也”“鲧,鱼也”之注解,与顾颉刚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有研究者指出,鲧、禹并不是一两个人的姓名,应该是一个氏族的姓名,可以称为鲧族、禹族。因为一个人是做不了那么大的事业的。比如,禹定九州、治理河道,严格来说仅靠一个人甚至一代人都是没有办法全部完成的。
其实,虫是古代对于走兽爬虫的统称,而不是单指狭义的蠕虫一类的小虫虫。在中原地区,至今仍把“蛇”称为“小龙”“长虫”,把老虎称为“大虫”。民国学者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龙在中华民族中具有优势地位,而夏族就是龙族。为此,他还列出七条证据来论述。夏族禹族为龙,基本上是学界的共识。于是,我们可以说古文禹是一条虫,而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禹是一条龙。这与古代社会的图腾崇拜密切相关。

“武松打虎”的故事,经《水浒传》传播后,早已家喻户晓。其实,在古代不仅山东地区闹过虎患,中原的禹州也有类似的“大虫之灾”。相传汉代时禹州僧弘岭一带有个古寺,寺院周围常有猛虎在夜里出来涂炭生灵。后来,寺院里一匹用来驮粮食拉石磨的白马和老虎进行了几番殊死搏斗,才消除了虎患。白马也在虎斗中遍体鳞伤,倒地而亡。为了纪念白马勇斗猛虎为民除害的壮举,人们遂将寺院更名为“白马寺”。
当年的茫茫禹迹,留下了好多以“禹”命名的行政区划名称,如:河南开封市的禹王台区,山东德州的禹城市,浙江杭州的余杭区(原名禹杭县),安徽蚌埠的禹会区,湖北黄州的禹王城街道,等等。这些名字中带“禹”的地方,纷纷宗大禹,认夏祖。好多地方甚至还不惜代价,下大力气打造“大禹故里”。
据新近出土的简帛文献中,记载大禹事迹比较多的为《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此文献虽然没有提供大禹出生地的直接证据,却有不少诸如“夏祖颛顼而宗禹”、禹母“观于伊而得之”之语,让大多专家学者认为大禹故里在河南登封、禹州一带是比较靠谱的。

禹州之“禹”,更多的还应与“钧”有关。
据说,禹的儿子启在禹州创建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并大飨诸侯。大宴群臣之地便是钧台,所以,古钧台有夏代的“天安门”之说,它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正式建立。
“钧”有天之中、地之中之意。“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天地之中。”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天下者谓之钧,权力的中心谓之钧,帝王的尊称谓之君,夏王朝又建在天地之中。于是,便在天地之中建造了钧台。从此,禹州与“钧”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因州有古“钧台”遗迹,颍顺州(颍川郡)更名为钧州。直到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为避神宗朱翊钧名讳,才将钧州改为禹州。钧州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391年,但禹州人似乎更钟情钧州。在今禹州境内,除了钧台外,还有大钧山、小钧山、钧台坡等山水名字,更有让人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钧瓷。这些禹州名物聚合在一起,骤然间便使得“天下谁人不识钧”!
两天的采风,耳边不时听到有人对禹州由衷的赞叹。是啊!既有神话传说的遥远和古朴,又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神妙;既有千年夏都之历史厚重,又有现代城市的文明浸染--禹州怎不魅力四射,令人神往!
上一篇:古村遐思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01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
认识朱倪山先生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那时他和妻儿独居在北[详细]
- 02“北京人”“许昌人”和禹州人—
文:余世诚丨图:网 络 寻根问祖大约是人的天性,更是华夏子[详细]
- 03华夏第一都的标志性古建筑--禹州
古钧台是禹州作为华夏第一都的标志性古建筑。据禹一种旧志载[详细]
- 04中原传统文化||快乐的一天-侯巧仙
(作者:侯巧仙) 我们姊妹几个,平时各自奔忙,看似离得也不[详细]
- 05禹州说禹
禹州说禹 作者丨刘彦卿 图片丨网络 来到禹州采风,得知这里有[详细]
- 06马氏家族与禹州大鸿寨的渊源..
大鸿寨山门往北行走一公里左右,有一个突兀的大土包,是马文[详细]
- 07禹州市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详细]
- 08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尖柿,甜蜜的
大禹治水食用柿子和饮用柿子醋的传说在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流[详细]
- 09禹州祥云大道——家乡的幸福路
文:赵保定|图:网络 几年前,禹州市以颍北大道张良书院为起[详细]
- 01禹州山村里的画虎人
文图:段红克 在禹州市西南15公里的角子山和禹山之间,有一个[详细]
- 02揭秘:禹州周定王墓究竟是怎样被
乔老汉犁的地儿,其实就在周定王的墓塚上。发现周定王墓后,[详细]
- 03中原传统书画院磨街分院揭牌
文:姚建平 |图:孙永合 细雨霏霏中的磨街乡如巨幅水墨渐次铺[详细]
- 04禹州老家的豆腐坊
文:张延伟|图:网络 我突然间想念起小时候老家月湾的豆腐坊[详细]
- 05禹州非遗走进鸿畅镇实验学校 开
红叶的艳丽,送走了秋的烂漫。不知不觉间,冬走近我们。阳光[详细]
- 06神垕陶瓷用车拉 不如顺店刺绣胳
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详细]
- 07许昌市文广旅局对禹州市非遗保护
11月23日24日,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段建伟一行[详细]
- 08禹州神垕:沉沉庭院深几许 最恋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尚未和七月的一汀烟水挥手作别,八月的[详细]
- 09大力弘扬夏禹文化 助推禹州市文
禹州,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第一都、中国钧瓷之[详细]
- 01禹州钧瓷走向世界,四国邮票一起
在千年烟火不熄的钧瓷古镇禹州神垕,窑炉座座,窑口林立,一[详细]
- 02《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杨晓锋举
因仰慕杨晓锋尊师技艺超群,德才兼备,承蒙师父允纳门下,受[详细]
- 03禹州市诗词学会揭牌仪式在柏山路
2019年11月10日,晴空万里,风清气爽,河畔蒹葭苍苍,山间层林[详细]
- 04禹州首期钧瓷茶艺师研修培训班圆
12月1日下午,首期钧瓷茶艺师研修培训班最后一场在神垕古镇老[详细]
- 05禹州神垕钧天美术馆开馆仪式圆满
文 图:姚建平 蓝天垕土秋阳杲,收藏大咖聚钧天。 2021年10月[详细]
- 06融入生活的钧瓷茶具之美
神垕古镇陶瓷官署钧瓷茶器展(9月1日-9月15日),马上就要结束[详细]
- 07禹州十三碗
禹州古称钧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详细]
- 08禹州即将消失的老街老宅
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街、老宅,虽然破落陈旧却难掩昔日的[详细]
- 09北大教授李伯谦来禹考察夏禹文化
10月26日,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长兼北京大学赛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