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画家朱倪山先生

2019-11-11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认识朱倪山先生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那时他和妻儿独居在北乡清水庙农家小院,亦农亦工,栽菊点豆,读书作画,过着清贫而充实的生活。

他和我家有点亲戚关系,我随哥哥到这个农家小院做客时,听他们谈抗日、谈书画,甚至还谈八路军和共产党。事实上,对长我十多岁的“朱大哥”,当时我并不大了解。在其后的漫漫岁月里,我对这位已逝的长者才逐渐加深了印象。就像这位逝者留下的印铭所希冀的,禹州父老乡亲们应该记住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赤子白丁”。

朱倪山,又名朱保先,字玺庵,号“赤子白丁”,一九二一年生于禹州市西乡一个颇有影响的名绅、书香世家。先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且又个性倔强,因其排行老四,外人戏称“死(四)别子”。

一九三七年秋,日军侵占华北,汲县省立第五师范学校迁禹办学,先生有机会在该校就读。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并富有革命传统的学校,校内有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教师多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先生在这里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决心要摆脱旧式家庭的羁绊,自食其力,做一名劳动者。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先生从汲师毕业当了教师后,便脱离了老家,在清水庙安置了自己的新家,走上了以耕读为业的新路。那时,先生不仅学会了农耕,还学会了木工、打铁、荆编等技艺,制作农具、家具、车辆,既满足了自己劳作的需要,又服务于当地农民。

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画家朱倪山先生

 

然而,先生可不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他有知识,有文化,爱艺术,爱书画,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因此,他农活儿干得精巧,木工做得漂亮,很得大家喜欢。他和农民关系十分融洽,凡向他求字求画求助者,皆慷慨应允。先生还利用自己的中草药知识和技能,熬制膏药,专治红肿疙瘩,一贴就好,特别奇妙。方圆几十里的病人都到他那里求膏药,不管穷富,均不收钱。

作为一名出生于名门富绅的子弟,在解放前那样的社会和年代里,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际上舍弃荣华富贵,甘愿与农民为伍,甘愿做一名劳动者,实属难能可贵。然而,先生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把荣辱置于心外。农耕之余,让他最为痴迷的是书画艺术。

先生的字既遒劲又秀灵,书法功底很深厚,初学二王,继研魏碑,尤对赵孟頫、文征明、傅山的字临帖用功最勤、最多。画宗董源、巨然、范宽、石涛、王石谷、黄易(小松)等,南北风格兼具,以南派清雅风格的比重较大。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至五十年代初期,先生的书画达到了一定高度,在当地书画界已小有名气,受到了书画界前辈的肯定和赞誉。

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画家朱倪山先生

 

一九四八年初,禹州解放,早已成为“农民成份”的朱倪山和全县农民兄弟一样,欢天喜地迎接新社会的到来。他很快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在长春观、万寿宫小学任美术教师,后又调入县文化馆工作,再调至县师范学校教授美术。时值建国大业筹划和开创时期,三大战役捷报频传,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中国成立大典,抗美援朝轰轰烈烈,全县人民处于欢庆与兴奋之中。作为美术工作者的朱先生画宣传画、写大标语,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我曾记得在市区黉学门一面粉墙前,先生站在搭起的架子上,用彩色油漆在墙上专注地画“中朝人民并肩抗美帝”的大幅壁画,画作生动,精神很佳。

一九五八年,先生奉命调到许昌豫剧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不久,国家遭受严重的经济困难,剧团动员全体演职人员为国分忧,下放回乡参加生产。当过农民的先生,深知农业的基础地位,非常体谅国家的困难,便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可是,当时的禹州农村,正承受着由于“三面红旗”造成的严重恶果,穷困、饥饿和“阶级斗争”大伤元气。先生携家带口在农村苦苦挣扎,挺过了那段可怕的饥饿岁月。

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画家朱倪山先生

 

而随之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又一下子把他打进了万丈深渊。先生万万没有想到,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就背离了旧家庭,投身于农业生产,自食其力,当了农民;解放后土地改革时也无可争议地被划为“贫农”成份,而今竟说先生是“漏划地主”,遭受批斗和折磨。先生身心备受摧残,经常被斗得走不成路,家人用车子将其拉回经多日休养才得以恢复。先生被整得骨瘦如柴,几乎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但先生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并没有被整垮。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党、相信真理、相信事实。他硬是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一九七六年乌云散去,组织上明确宣布:朱倪山同志是真正的、地地道道的老“贫农”。

支持先生不怕磨难的另一个强大动力,便是他对中国书画的痴迷和追求。先生把穷困和烦恼都融消于习书写画之中,用书画排解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压力。书画给他带来安慰,书画给他鼓励,书画帮他充实和愉悦。

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画家朱倪山先生

 

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先生虽年近花甲,却更加潜心研究书画艺术。先生对诗、书、画、印均下过功夫,其中对画更为专注。他的花鸟画主要师从明人唐寅(伯虎)和清人恽寿平(南田),并逐步形成自己秀逸、淡雅、流丽的艺术风格。梅兰竹菊和松柏被称为“岁寒三友”、“四君子”的传统文人画,是先生最爱画的题材。先生以简括准确的笔墨把笔下的花鸟描绘得栩栩如生,以这些传统上象征品节高尚、坚贞不屈的画材,抒情自喻,真乃画如其人。不过,先生在晚年更加专注的是山水画。

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画家朱倪山先生

 

先生的山水画,主要继承了南宋院体画法。但他师古而不泥古,而是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认真体察、吸收、消化古人优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既豪放雄奇,又清旷温秀的画风。

先生十分注重到大自然中写生,去汲取养分和获得灵感。受限于体质、精力、经济诸条件,先生一生未能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但故乡的嵩山、方山、杏山、大鸿寨等则是他常去观赏、写生的地方。在他的一些画作题款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出他对故乡山水的钟情。经长年累月的苦练,先生掌握了一条独具个性的用笔、用墨、皴擦、渲染的技法,特别是渲染技法与众不同,其清新的画面效果,给人耳目一新独特的视觉感受。

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画家朱倪山先生

 

先生的治学精神十分严谨。每作一幅画,从构图,到用笔、用墨、设色、皴擦、渲染皆潜心研究。从局部到整体,一块石、一棵树、一个人和一丛草都认真对待。一幅作品,有时一气呵成,有时则历时数天、数月,反复研究和创作。有的作品多有挖补痕迹,既反映了先生的认真,也看出他作画的特点。他从不把自己不满意的作品赠人或送出,凡有向他求画者,多会爽快答应,但必认真对待,精心研究和创作,绝不草率应付。先生留世作品甚少,实乃严谨所致。

先生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他对山水画研习的执着与痴情,几乎到了忘我的境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从年轻时的经济拮据到晚年的身体欠佳,视力下降,先生总是笔耕不辍,乐此不疲,真乃“莫叫一日闲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画家朱倪山先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的两位兄长余进、世功回故乡参加老同学聚会,曾专程拜望老友朱倪山先生。他们对先生的人品、画品非常赞扬,对先生的坎坷人生更是感动。当得知这位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宣传革命、解放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的老人,至今还没有享受离休或退休待遇时,便开始联络亲友、协助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给先生解决待遇问题。遗憾的是,先生未等到政策落实,就于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与世长辞了,享年七十五岁。

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画家朱倪山先生

 

所幸在先生人品和画品的影响与熏陶下,他的四个子女中,有三个子女继承父业,致力于书画方面的研习。大儿子朱菊丹、二女儿朱菊芬都是河南省书协会员,特别是大女儿朱菊坡在学习继承父亲山水画技法的基础上,数十载潜心于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造诣颇深,深得书画界的赞誉和好评。

朱倪山先生自号“赤子白丁”,他确实是禹州大地的一位赤子;但他并非“白丁”,他给子女和禹州父老乡亲留下了人品、画品共清芬的宝贵遗产。

人品画品共清芬——怀念禹州传奇画家朱倪山先生

(来源:禹州市三都文化)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