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禹州文化

神垕陶瓷用车拉 不如顺店刺绣胳肢夹

2019-11-17禹州第一网编辑:xiaowang人气:


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刺绣,这门指尖上的技艺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神垕陶瓷用车拉 不如顺店刺绣胳肢夹

以刺绣闻名的河南省禹州市顺店镇,刺绣工艺历史悠久,史源千载。据史料记载:顺店刺绣技艺源于北宋,至明清时,顺店人在顺店镇北颍河南岸植桑养蚕、煮茧抽丝、加工丝绸。当时的顺店五里长街,店铺林立,数百家机户,上千部织机,数千名织工、绣工,呈现出“绿丝红绸银飘带,如林修女飞针忙”的繁忙景象。自古有“家有银钱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当地却流传着“神垕钧瓷用车拉,不如顺店刺绣胳肢夹”的俗语。乾隆年间,顺店刺绣达到鼎盛,镇西北部由70余家商号捐建的山西会馆,客商云集,人挑畜拉,客来车往,热闹非凡。

神垕陶瓷用车拉 不如顺店刺绣胳肢夹

在长期的发展中,顺店刺绣吸收了蜀绣、湘绣等其他优秀的刺绣技艺,使其指尖上的技艺更加精湛。清代时,顺店绣品小到孩童的鞋帽,大到百姓和官员的服饰等,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多方面。有些品类已成为传统文化的物质记载而远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些则传承至今。民国时,顺店绣品已遍布全国各地。

解放前,顺店的老辈们多数都会上机织绸,当时就有“日缫千两丝,机织千匹绸”之说。解放后,顺店镇一些心灵手巧的妇女传承了千年刺绣工艺,她们绣出的龙袍、凤衣、披风、宫女服、官帽、民间装束、床罩、门帘等,因绣线套针不漏痕迹,针脚平整,细密深厚,针法流畅,风格质朴自然,形象逼真,色彩鲜艳,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神垕陶瓷用车拉 不如顺店刺绣胳肢夹

改革开放以来,顺店镇的刺绣业悄然发生变化,形成了联户加工、专业化经营的新模式,出现了丝质绸缎专业户、古装戏衣专业户、寿衣专业户、秧歌衣专业户、营销专业户等。绣品也由古装戏衣、手帕,发展为织绣、舞蹈服装、工艺品、布景道具等40多类240多个品种,呈现出“户户有绣机,家家有绣娘”的刺绣产业兴盛局面。

顺店手工刺绣具有平整细腻,色彩鲜艳和谐,针法多变的特色,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其工序为:构图、画图、布撑上绣架、选线、认线入针、绣成品、上浆、铺平等,制作非常艰难,故有“家有千串,不如顺店刺绣一件”的说法。

神垕陶瓷用车拉 不如顺店刺绣胳肢夹

顺店人世世代代以刺绣为业,涌现出众多能工巧匠。1968年,康传珍出生在顺店一个刺绣世家,外婆给她起名“康传珍”,期望她将来能将祖传珍贵的手工刺绣技艺传承下去。康传珍6岁时,便开始跟着母亲学习手工刺绣,高中毕业时,因奶奶瘫痪 、母亲患病,成绩优异的她放弃了大学梦,回到顺店家里,扛起传承顺店手工刺绣技艺的重任。为推销她的绣品,康传珍独自一人骑上自行车,足迹遍布安徽、沈丘、驻马店、周口、方城、叶县、商水及禹州市等地,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口干粮。因她的绣品色彩清新高雅,平齐光亮,绣工精巧细腻,深受所到之处人们的欢迎。

90年代以后,电脑绣花机的引进使机绣生产有了更大的空间,机绣的高产量决定了它在与手工刺绣的竞争中占有绝对价格优势。当时,康传珍家中的手工刺绣因成本过高而滞销,丈夫一气之下将积压的绣品一把火烧掉。眼看着现代新型绣花机的车轮轧没顺店千年手工刺绣技艺,康传珍痛心疾首。

神垕陶瓷用车拉 不如顺店刺绣胳肢夹

手工刺绣坚决不能被现代机绣取代,一位工艺美术协会会长说:“随着流传千百年的民间手艺的丢失,会留下一片用任何东西都很难弥补的民俗文化空白。”手工刺绣本身蕴涵的艺术、技术和审美价值,决定了它在传承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康传珍没有被现实的困境击倒,她坚定自己的信念,一有空便绣生活用品:小儿肚兜、衣服、帽子,坚决不让手工刺绣这门技艺在自己手里失传。2003年,她组织了20多人的盘鼓队和太平鼓队,穿着自己绣的服装演出,受到了禹州市文化馆领导的高度赞扬。古城文艺队、磨街文艺队当时就买走了同样的服装,自此她的手工刺绣又开始销往全国各地。2007年12月,在郑州会展中心,康传珍的手工刺绣产品:戏装、打鼓服、秧歌服、舞服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知名产品。

神垕陶瓷用车拉 不如顺店刺绣胳肢夹

 

2008年,顺店刺绣被认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顺店手工刺绣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康传珍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顺店手工刺绣技艺的抢救与传承工作中,她不辞辛苦,虚心拜访刺绣老艺人,学习前辈人的刺绣针法,并不断总结创新,经过反复的实践,康传珍掌握了顺店刺绣手法手法共有9大类43种,主要有齐针、抡针、套针、施针、乱针、滚针、切针、平金、打点、打子、结子,网绣、水纹绣、挑花、纳棉、刻鳞针、施手针、穿珠针等,采用不同的针法可以产生不用的线条组织和独特的手工刺绣艺术表现效果。例如,运用施针和滚针绣的珍禽异兽,毛丝松顺,活灵活现;采用散套针的花卉,活色生香,尽态极妍;使用乱针绣的人像和风景,线条组织多变,艺术效果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为了打响顺店手工刺绣品牌,近年来,康传珍带着她的绣品辗转于各种会展中心,她的绣品曾受到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的高度赞扬。康传珍及顺店刺绣已声名远扬,曾被央、河南卫视等电视台采访,2010年许昌电视台30分栏目邀请她到现场做刺绣表演。2013年1月,康传珍被评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顺店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2016年10月,康传珍参加了“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培训后,深感顺店手工刺绣的传承仅靠一人实在是势单力薄。于是她召集了鼓队队员,向她们讲解国家对手工刺绣的扶持政策和顺店手工刺绣的发展前景,教她们学习手工刺绣的技艺,带领队员参加非物质文化艺术展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刺绣技艺培训班”培训,开拓了队员的眼界,拓宽了传统手工刺绣的创新之路。顺店手工刺绣团队的组建,为顺店手工刺绣的技艺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目前,顺店刺绣有省级代表传承人1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1名。

神垕陶瓷用车拉 不如顺店刺绣胳肢夹

1月28日,我们三都文化一行四人采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店刺绣)传承人康传珍,她给我们介绍了顺店刺绣的历史、发展和传承。她说:“顺店镇政府十分重视顺店手工刺绣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政府已投资16万建成了顺店手工刺绣作品展示中心,加大了对顺店手工丝绣的宣传力度,中心将于近日对外开放。”在谈到顺店手工刺绣的发展时,康传珍说:“在多次展览中,顺绣手工刺绣作品莽袍最为引人注目,以前绣品莽袍中有一种工艺,眼会发光,尾能摇动,今后要着力挖掘这种失传的传统工艺,使这种工艺重新焕发新的光芒,顺店刺绣的发展将由量向精品转型。”康传珍有个美好的愿望:她想和禹州本土知名画家一起创作一幅像清明上河园一样的巨幅绣品,取名为《顺店刺绣昌盛图》,展示明清时期顺店刺绣繁荣景象,让人们走进顺店,了解顺店手工刺绣。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清不断提高,手工刺绣除了受到收藏界的热捧,在很多现代的室内装饰、服饰设计中,都吸引了现代设计师的关注,通过对传统手工刺绣的改样与再设计,让传统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为顺店传统手工刺绣的发展注入活力,创造顺店刺绣指尖上的辉煌,让顺店刺绣像神垕钧瓷一样绽放光彩。

神垕陶瓷用车拉 不如顺店刺绣胳肢夹

(来源:禹州市三都文化)

  • 凡本网注明"来源:禹州第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禹州第一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禹州第一网,http://www.yuzhoufirst.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禹州画家——首届美术作品在线展



 
  
返回首页